又到3.15,哪些汽车公司将成高风险标的?
2022-03-12 15:56:35 来源: 节点财经微信号
关注河南热线

文 / 三生

出品 / 节点财经

一年一度的3.15消费者权益日又快要到了,每当这个时候,很多公司的老板、公关经理都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之中,因为这个时候一旦登上央视3.15晚会的曝光名单,对于公司品牌都难免产生非常大的冲击。而在这些公司之中,汽车行业又是其中的热门行业之一。

回顾近年来的3.15日,上榜的汽车品牌不少,问题更是五花八门,比如大众DSG变速箱故障、江淮同悦车身生锈、东风日产、上海大众、奔驰等品牌的4S店小病大修、宝骏560变速箱问题,以及去年上榜的英菲尼迪。

其实,被3.15曝光的问题只是汽车整个行业的冰山一角,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,其也成为汽车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。现在我们就盘点一下汽车行业遭到投诉的重点问题和主要品牌,也为资本市场可能面临的风险做一次排查。

/ 01 /

过去那些年,上过3.15的汽车厂家

我们先从2010年之后来捋一捋都有哪些汽车行业的公司“有幸”上过3.15榜单。

2011年:锦湖轮胎

锦湖轮胎来自韩国,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。但就是这样一家历史悠久的企业在3.15被曝光,其轮胎在制造过程中大量添加返炼胶,违规生产,导致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隐患。

3.15之后,锦湖轮胎宣布将轮胎召回,共涉及轮胎超过30万条,是当时国内首次召回轮胎事件。经过此次打击,锦湖轮胎声誉扫地,2018年7月被青岛双星(000599)以40亿人民币收购45%的股权。

虽然锦湖轮胎易主,但关于其产品的投诉在汽车投诉平台仍时有看到,涉及的问题包括鼓包、裂纹、吃胎、无故爆胎等。

2013年:大众DSG变速箱故障、江淮汽车(600418)车身生锈

这一年上榜的企业是大众和江淮,曝光的问题都是硬伤,咱们分开来看。

先看大众汽车DSG变速箱的问题,当时有大众车主投诉称,车辆在公路上踩油门不走,不踩油门汽车反而加速,涉及到了大众旗下众多采用的7档DSG变速器的车型。

其实,早在此前数年,大众DSG变速箱就因为有问题,退出了北美市场,但在国内市场出现问题后,3.15之前大众拒绝对DSG进行召回,只实施延长保修。

被3.15曝光后,大众召回了问题产品,伴随着后续变速箱产品更新迭代,如今的DSG变速箱产品质量已趋于成熟。虽然大众汽车目前仍免不了被各种投诉,但对其销量并没有太大的冲击。

大众之所以能够在3.15的打击下全身而退,与公司深厚的实力不无关系,而“难友”江淮汽车就没有这么轻松了。

在这年的3.15晚会上,江淮旗下同悦轿车被曝光车身漆面鼓包,钢板锈蚀严重等问题。

江淮汽车以作商用车起家,后来开始做乘用车,凭借产品线的快速推进,一度喊出百万销量的口号。但是,步子迈的太大,产品质量并不过硬。

3.15被曝光后,江淮汽车表示对已销售的同悦轿车车身锈蚀问题实施召回,但经此一击,江淮汽车销量大受影响,乘用车一蹶不振。直到2020年江淮汽车牵手当年的“难友”大众汽车,得到巨头的加持,在股市的表现得以一飞冲天。

2015年:路虎变速箱故障

这一年上榜的是知名品牌路虎揽胜,据央视报道称,因为变速箱问题,路虎出现路上走不动或者倒档失灵的情况。而在3.15之前,面对车主质疑,路虎中国甚至一度将变速箱故障推给用户,导致市场不满。

3.15曝光后,路虎回应表示推出了最新的变速器软件升级措施,同时已就该解决方案在国家相关部门备案。此后,路虎揽胜并没有受到持续冲击,其品牌仍是高端SUV的代表之一。

2018年:大众途锐发动机进水

大众再次上榜,据2018年3.15曝光称,大众途锐车主向4S店反映,发动机突然失灵,检查发现与发动机进水有关。针对这一问题,大众汽车后续进行了改善。

图片来源:3.15晚会截图

目前来看,虽然大众汽车的品牌仍在,但随着进口车型质量问题频出,其市场表现也在不断下滑,没有了早先在国内市场的口碑。

比如,目前大众途锐的投诉仍然不少,比如2021款途锐矩阵大灯融化、LED大灯损坏烧毁、发动机机脚过早损坏导致怠速抖动等问题。不久前,大众召回了多款与途锐同平台的进口车型。另外,大众旗下的速腾因为后悬挂补丁事件引发车主愤怒,作为3.15晚会的常客,大众还是应该长点记性了。

2020年:宝骏变速箱故障

因为疫情原因,2020年的3.15推迟到了7月16日,这一次上榜的是有着“爆款神车”之称的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,具体原因是2016款宝骏560召回4年,仍频频出现变速箱故障问题。

从节目曝光的问题来看,宝骏的召回存在敷衍的成分,没有彻底解决变速箱存在的问题,从而消除车辆的安全隐患。其实宝骏560在2018年3月就已经停产停售,但仍然没有躲过3.15这面照妖镜。

2021年:英菲尼迪变速箱故障

这一年又是变速箱,中招的是东风英菲尼迪QX60。

据去年的3.15曝光,不少车主称多次在驾驶期间突发变速箱故障,甚至导致动力中断、转向、刹车助力失效等问题。除此之外,还有车主表示,车辆即便进行维修或更换变速箱之后,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。

随着315晚会播出之后,后续上市的新款国产QX60,变速箱更换为9AT变速箱。

/ 02 /

新能源汽车或上“曝光名单”

从上面的盘点可以看出,3.15曝光的车企可以大体分为两类,一类是大众、路虎、英菲尼迪这种外资强势品牌,一类是江淮、宝骏这种国产品牌,前者市场根基深厚,上榜虽然影响了口碑,但并没有伤到元气,而后者作为相对较新的品牌,抗打击能力差,上榜就有可能被挤出市场。

另外还可以发现,过往3.15曝光的车企仍是以传统燃油车为主,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占领市场,新能源汽车的投诉量也在快速增加。

据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98.9万辆,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244.4万辆,占比为81.8%。在销量大增的同时,投诉量方面。车质网的数据显示,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投诉量共计12,841宗,同比增长1.65倍。

其实,大家回想过去几年,是不是比较知名的汽车投诉大多来自新能源?比如去年4月闹得沸沸扬扬的上海车展“刹车失灵”车顶维权事件,搞得特拉斯也灰头土脸。

其实不止特斯拉,国内造车新势力的“三傻”蔚来、小鹏和理想,近年来也没少被投诉。

去年8月,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驾驶蔚来ES8汽车遭遇车祸,一度将蔚来推上风口浪尖。事件发生后,有一部分车主发表联合声明维护蔚来,显示出公司长期对社区维护的优势,但市场中仍难免有争议的声音。

除蔚来汽车外,理想和小鹏虽然销量和可以,但也遭遇了车主的集体投诉。

去年5月,理想汽车推出2021款理想ONE,新增升级了多种功能和多项配置,而相比老款32.8万的理想ONE,2021款新车售价33.8万元,仅上调了1万元。

在新款车型宣布上市之前,理想的销售隐瞒了年内推出新车型的计划,且告知消费者新车型价格在35到36万元之间等,导致大量消费者在新车发布前夕购买了老款车型,导致新车一出,很多老车主顿感“上当受骗”,纷纷发起投诉。

小鹏汽车方面,去年11月,百位小鹏P7 480的车主发布联合声明,投诉称小鹏汽车未能在当初承诺的时间内启动交付,且并未告知具体原因。对于车主来说,继续等待提车,可能导致某些地区的车主因新能源政策调整拿不到补贴,换车更要重新排队甚至加价。

据节点财经了解,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投诉中,“与宣传不符”和“提不到车”位居投诉量前两位,合计约占中投诉量的60%以上。结合前述内容,出现这种现象,理想和小鹏应该“贡献”不小。

其实,除了特斯拉和“蔚小理”外,比亚迪、吉利、哪吒、威马等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投诉量也都快速增加。不难推测,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,消费者的的投诉也会越来越多,而3.15作为消费者权益的重头戏,必然会将这一板块纳入监督范围。所以,新能源汽车品牌或许要多加小心。

那么,随着3.15的日益临近,今年哪些品牌上榜的危险系数最高呢?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。

/ 03 /

比亚迪屡被投诉

新能源车痼疾待破局

我们先从最近被投诉的数量,看看都有哪个品牌“中招”的概率更高。

据车质网的数据,刚过去的2月份,该平台有效投诉量排名前三的车系(车型)分别为比亚迪宋(燃油版)、几何汽车EX3功夫牛和广汽丰田的雷凌。

从上面的排行榜可以发现,比亚迪的这款车投诉量达到352条,比后面六款车的总和还要。其实,在其他平台,比亚迪的被投诉量也位居前列。

比如在黑猫平台上,截至3月10日,比亚迪总计被投诉量为2007条,近30天的投诉量为138条。相比之下,其他不论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,在这方面都和比亚迪差了一大截。

比亚迪之所以被投诉这么多,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销售量大,用户面广,被投诉的概率自然也会升高。根据乘联会的数据,今年2月份比亚迪的销量达到90268辆,同比增长336.2%,一举拿下自主品牌的销量冠军。

人红是非多,车红了似乎也一样。据汽车投诉网的信息显示,比亚迪被投诉的问题,主要集中在动力系统如变速箱、零部件及配套车身底盘等问题。

图片来源:汽车投诉网

另外可以发现,在比亚迪被投诉的车型中,新能源汽车占了相当的比例。而对比同一网站的数据,“蔚小理”等造车新势力厂商被投诉的数据相对较少。

但是,这并不代表新能源汽车厂商不存在问题,而是因为这一平台的投诉大多集中在产品质量方面,而如前所述,新能源汽车被投诉的问题大多集中在“与宣传不符”及“提不到车”等服务类问题。

图片来源:黑猫平台

比如节点财经发现,小鹏汽车在3月11日仍遭消费者投诉没有按日期交付。这也正像过去3.15曾不断出现的变速器故障一样,新能源汽车面对的某些“痼疾”,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。

2022年的3.15晚会登场在即,作为质量监督的“照妖镜”,有哪些汽车厂家会被照出原形呢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节点财经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。
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节点财经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
责任编辑:hN_0136
    独家